“Hello ”“薩瓦迪卡”……走在校園中你會聽到越來越多來自不同國家的聲音,,看到越來越多不同膚色的面孔。“土耳其的烤肉,、酸酸辣辣的冬陰功湯,,還有各種各樣手工編織的手鏈,�,!碑愑蛭幕�(jié)上,來自不同國家的留學生在向中國的學生們展示著他們本國的文化,。不同國家的文化匯聚到一起相互交流,。這過去的五年來,我校進一步擴大了教育的對外開放規(guī)模,,接待了越來越多的來自世界各地的留學生,,促進了我校師生中外文化的交流。
留學生篇
我校的國際教學開始比較早,,近幾年,,我校審時度勢,在辦學過程中擴大了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留學生的招收規(guī)模,,并通過優(yōu)惠政策吸引了更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學生來我校留學,。
2012年到2017年這5年時間里,我校留學生人數(shù)從2012年的103人,,到2016年的112人,,再到2017年173人,留學生人數(shù)整體呈上升趨勢,。留學生來源國范圍也從泰國,、越南、柬埔寨,、哈薩克斯坦這4個東南亞,、中亞國家擴大到俄羅斯、斯里蘭卡、埃塞俄比亞,、幾內(nèi)亞,、加拿大等4個大洲的18個國家。
2014年我校迎來了首位土庫曼斯坦留學生,,2016年我校迎來首批北非留學生。目前我校的留學生主要分布在國際交流學院的國際經(jīng)濟與貿(mào)易專業(yè),、機械與材料工程學院,、化學工程與資源再利用學院的機械工程專業(yè)(以下簡稱機化學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shù)專業(yè),、經(jīng)濟管理學院的工商管理專業(yè)和旅游管理專業(yè),,以及文法學院的漢語言文學等專業(yè)。在過去的5年里我校積極加強留學生專業(yè)的建設,,從2016年開始我校就機械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shù)、國際經(jīng)濟與貿(mào)易這3個專業(yè)形成專門的留學生班,,采用全英文授課的方式進行教學,。
交換生篇
教育的國際化離不開交流,教育方法的交流,、語言文化的交流,。在教育的國際交流方面,我校加強了與泰國華僑崇圣大學的合作,,相互派遣交換學生進行為期一年的交流學習,。并且在這一年的學習期間,學校會專門安排我校對外漢語專業(yè)的學生到泰國的中小學進行1~2個月的實習,,讓我校學生可以學習與實踐相結(jié)合,。2012年至今我校派遣學生到泰國華僑崇圣大學學習累計122人。累計接待泰國華僑崇圣大學的交換生162人,,并形成獨立的交換生班,,采用全中文授課。除此之外我校還與馬來西亞的馬來亞大學,、沙巴大學,、馬來西亞北方大學合作,并在今年首次派遣9個交換生赴馬來西亞的這3所高校學習,。
海外實訓基地的建設
這5年來,,我校在海外實訓、教師出國培訓進修,、對外合作互訪交流等國際交流與合作項目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為了促進國際教育人才的培養(yǎng),我校積極加強了國際交流學院對外漢語專業(yè)(現(xiàn)改名為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外語的學習和海外實訓項目的建設。
從2015年開始派遣優(yōu)秀對外漢語專業(yè)優(yōu)秀畢業(yè)生赴泰國的中小學進行為期十個月的實訓實習,,到目前為止一共有12位優(yōu)秀畢業(yè)生赴泰國進行實訓實習,,派遣的人數(shù)也在逐年增加。
2016年2月,,我校校長楊奔親自率團到赴泰國洽談海外實習基地,、教學、學術(shù)研究合作,,并在泰國那黎宣大學設立了我校首個海外實習基地,,構(gòu)建了以那黎宣大學為中心,輻射泰國彭世洛府相關(guān)機構(gòu)的實習教學活動,。促進了我校與泰國學校教育的交流,,為我國“一帶一路”的建設培養(yǎng)了人才。
海外交流訪問
在這5年的時間里我校前后組織32個出訪團出訪緬甸,、印尼,、英國、美國,、加拿大,、泰國等國家,出訪人數(shù)達73人,。累計接待來自韓國,、德國、英國和哈薩克斯坦等國來訪人員46批次,。出訪的次數(shù)和來訪的批次不斷增加,,并且出訪國和來訪國范圍也在不斷地擴大。在中外文化的交流方面,,我校設立了泰國文化中心,,每年都會舉辦“品讀中華經(jīng)典文化,共享儒家圣地風光”以及“異域文化節(jié)”等文化交流活動,,極大促進了我校師生中外文化的交流,。
教師志愿者
2014年至今,我校一共有12名學生通過了由國家漢辦組織的漢語教師志愿者的面試和培訓考核,,赴泰國和尼泊爾當漢語教師志愿者,。2014年我校2014屆工商管理班的劉志明、經(jīng)貿(mào)英語班的覃春瑩和李亞夢 ,、漢語言文學(對外漢語方向)班的梁秀營,,順利通過了由國家漢辦和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教育廳組織的2014年赴泰國漢語教師志愿者的面試和培訓考核,并到海南師范大學參加了為期45天的培訓課程,。成為我校首批漢語教師自愿者,,到泰國進行為期一年的漢語教學。
國際型師資
除了加強學生教育的國際化,我校還加強了國際型創(chuàng)新人才隊伍的建設,,實施教育管理及師資隊伍國際化水平提升計劃,,建立教職工赴世界知名大學或高水平機構(gòu)進行學術(shù)休假制度。支持教職工出國學習,,積極鼓勵教師參與學術(shù)的國際交流,,以提高教學的國際化水平。并充分利用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西部地區(qū)人才培養(yǎng)特別項目,、高等教育教學法出國研修項目、中美富布萊特外語助教項目,、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高校英語教師進修獎學金等項目,逐步擴大公派教師出國留學規(guī)模,。2012年至今我校一共派出8名教職工到國外的高校學習,,其中國際交流學院4名、師范學院2名,、經(jīng)濟管理學院1名,、機化學院1名。并且也積極派教職工到國外的一些高校和教育機構(gòu)進行學術(shù)訪問和文化交流,。
【梧州學院報記者:秦廣炎】
手心灑水祈�,;顒�
異域文化節(jié)潑水活動
寶石工藝大賽中外學生時裝秀
異域文化節(jié)晚會
異域文化節(jié)留學生合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