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又是一個夏季,六月是離別也是啟程,2014級畢業(yè)生即將離開校園,邁入社會大舞臺。大學里總有那么些地方,或是社團,或是組織,承載著青春四年最深刻、最能讓人獲得成長和鍛煉的記憶,那些前行的日子、那些特殊的體驗、那些努力的身影和那些平淡卻充實的每一天,拼湊成了大學里最美好的回憶,讓你成為更好的自己。
汗水的揮發(fā),內心的蛻變
在這個畢業(yè)季來臨的夏天,文學與傳媒學院2014級新聞學班的謝東洪回想起她的大學時光,更多的是揮灑汗水和收獲快樂。
大學四年在排球隊的時間里,謝東洪作為隊長以及主攻手,帶領排球隊三年蟬聯學校運動會女子排球賽冠軍。開學第一天,熱愛排球的謝東洪看到學長學姐在宿舍樓下打排球,放下行李立刻就奔赴了“戰(zhàn)場”,也正是這份熱情,讓她成為了校排球隊大家庭里的一員。有時為了準備比賽,排球隊的隊員都會訓練到最后,關上風雨球館最后一盞燈才離開。
謝東洪在隊里學習能力強,每次當主攻手卻不能扣球時,她心里會有點憤憤不滿。大一剛剛進入球隊時的謝東洪很納悶:為什么那么簡單,卻不能墊起來讓我扣球?直到她從一名隊員成為排球隊隊長時,身份的轉變,才讓她的心態(tài)發(fā)生改變,她慢慢意識到對于一個球隊來說,團結的重要性。“在一場比賽中主攻手需要對身后一傳的隊員保持絕對信任,在比賽中才能達到巧妙的配合”,這是謝東洪在球隊里最大的收獲,也讓她在后來的團隊培養(yǎng)中特別注重團結,常以此諄諄教導她的隊員們。謝東洪在擔任隊長期間訓練新隊員時,每天會拋出球成百上千次,為了能夠讓新成員鍛煉擊球技巧,耐心地對待不同基礎情況的隊員,她用公平競爭的方式安排比賽隊員站位,讓每一個人認識到自己,從而找到自己最適合的站位。
“謝東洪學姐工作的時候很認真,我們都非常信任她,和她在一起打比賽覺得非常心安。”現任排球隊隊長2015級寧新月說道。在寧新月的記憶中和謝東洪并肩作戰(zhàn)的三年,球場上雙方會充分信任對方,一起打攻守的位置。在生活中也是很好的朋友,除了團建聚會,還經常一起去游泳、吃飯,在球隊的三年中結下非常深厚的友誼。
在高中她就定下要做一名新聞媒體人目標,除了每天在排球隊的訓練,謝東洪在班級里擔任過體育委員和文娛委員,她還擔任了梧州學院網學生通訊社副社長兼專題部部長,在梧州學院官網發(fā)表稿件50余篇,部分稿件發(fā)表在光明網、廣西新聞網、西江都市報等校外媒體平臺。在學習上,謝東洪獲得梧州學院“三好學生”稱號和優(yōu)秀獎學金。對于這場四年的蛻變她說“我只是遇到了很好的老師,很好的同學”。
堅持不懈,舞動青春
“一二三四,二二三四”,這些節(jié)拍聲是商學院2014級財務管理本科一班的張霞云在大學這四年時間里最熟悉的聲音,每天的五點半到七點,張霞云便隨著這些聲音開始了日常的舞蹈訓練。談起大學四年在舞蹈隊的感受,張霞云說到,“辛苦是肯定的,但于我而言我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初入隊時練習基本功是一段痛苦的經歷,劈叉、開胯對于任何一個沒有舞蹈功底的人來說都是困難的,“集體開胯下課后,大家下樓梯走路就像螃蟹”,回想起來張霞云還是沒忍住笑了出來。訓練雖然辛苦,但在這個集體中遇到了亦師亦友的指導老師和一幫姐妹令她覺得非常幸運,一呆就是四年。
大一時抱著試試看的心情加入舞蹈隊,轉眼四年,在畢業(yè)之際,張霞云作為隊長帶領隊伍斬獲了廣西第五屆大學生藝術展演一等獎、全國第五屆大學生藝術展演舞蹈組一等獎的集體獎項。在比賽前,張霞云和舞蹈隊隊員們不敢懈怠,為了能以最好的狀態(tài)去參加比賽,在暑假提前回校排練舞蹈,一個一個動作的去練習,細細摳,慢慢練,直到每個隊員的舞蹈動作都做到整齊劃一。今年四月,舞蹈《走呦走呦》在全國第五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中獲得了一等獎的優(yōu)秀成績,成為張霞云她們努力的最好肯定。
“管理一支隊伍需要變得細心”從隊員到隊長,她開始學會管理事務,關注和及時安撫隊員情緒。作為舞蹈隊的隊長,這份工作是瑣碎的,一條條信息的傳達通知,一份份成員的個人檔案的管理,外出比賽時隊員的統(tǒng)一申請的假條以及舞蹈服裝的借出記錄……正是這些一件件瑣碎的小事,鍛煉了張霞云的細心和責任心。
高強度的訓練和參加各種活動比賽勢必消耗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在大三時學業(yè)繁忙外加各種考試,張霞云也曾彷徨過。但是放棄的念頭只是一閃而過,她開始更好地規(guī)劃時間,四年里曾獲得了學校“優(yōu)秀學生三等獎學金” “優(yōu)秀學生二等獎學金” “三好學生” “優(yōu)秀學生團員”“優(yōu)秀學生干部” “文藝積極分子”稱號等系列榮譽。
青春不悔,優(yōu)雅前行
大一大二期間,寶石與藝術設計學院首飾設計專業(yè)的何紫韻的身影經常會出現在學校明理樓的六樓,穿上細細的高跟鞋在鏡子前一遍一遍地走步……
“禮儀隊是一個溫馨的小家庭”何紫韻說到,在梧州學院大學生藝術團禮儀隊學到的不只是日常禮儀、形體訓練,更多的是待人接物,為人處事的方式,同時溝通能力也會提升,在擔任禮儀隊隊長工作中積攢的經驗,對何紫韻現在的工作也有很大幫助。
“作為隊員時是一個學習過程,而作為隊長則需要更多的責任心。”在禮儀隊的工作中,她接待過校運會、校慶、開學典禮、畢業(yè)典禮等校級活動,參與過梧州寶石節(jié)、嶺南風情文化節(jié)禮儀志愿者工作……一次次形體和活動的訓練,矯正了她不正確的體態(tài),提升了她整體的氣質和形象,變得更加的亭亭玉立。
在其他工作中,何紫韻也獲得了校級“優(yōu)秀共青團干部”“優(yōu)秀學生干部”等稱號。在她看來,有一些比較內向的女生,在經過禮儀隊的訓練后,會在形體和性格上有比較大的改變,提升自信,這些對未來的工作和生活都是有很大幫助。
回首望去,青春的四年里或迷茫、或執(zhí)著、或平淡、或艱辛……如果說大學四年是一個“分水嶺”,那么它便把稚嫩與成熟一分為二,展現出來的是經過不斷磨煉之后更加自信,令人驕傲的一面。離別在即,我們的青春一直在路上,那些奮斗的腳步和曾為之做過的努力也總會留在這段時光里,不斷地激勵未來……
[文:校園網記者 文思怡 胡秋霞 羅文麗 編輯:陳琳]
謝東洪大一照
謝東洪大四照
張霞云大一照
張霞云大四照
何紫韻大一照(左一)
何紫韻大四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