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就是勝利,�,!�這是黃美新的口頭禪,,也是她人生道路的真實寫照,。黃美新,,我校文學與傳媒學院教授,,是我校中國語言文學學科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方向帶頭人,。2010年,,42歲的黃美新在中央民族大學獲得中國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學博士學位后,來到梧州學院,,成為梧院教師隊伍中的一員,。

2023年1月黃美新在崇左市左江斜塔留影
知識改變命運
1991年,黃美新大學畢業(yè),。大學期間,,黃美新學的是漢語言文學,畢業(yè)之后黃美新被分配到南寧的一所國有企業(yè)工作,。在企業(yè)里,,黃美新干著與自己專業(yè)毫不相干的流水線工作,但她并沒有因此懈怠工作,,秉持著干一行愛一行,、勞動最光榮的信念,黃美新多次獲得廠里嘉獎,。參加工作的第三年,,黃美新因工作表現(xiàn)出色,被提拔到廠里從事宣傳等工作,。此后,,黃美新發(fā)揮著自己的專業(yè)才能,兢兢業(yè)業(yè),、老老實實的做著她的工作,,并多次獲得優(yōu)秀工作者稱號。她本以為自己可以安心干到退休,,但命運卻又給了她當頭一棒,。
2000年,黃美新因為企業(yè)經(jīng)營問題,,成為了一名下崗女工,。已過而立之年的她開始四處投簡歷找工作,卻屢屢碰壁,。后來,,黃美新干著普通的雜工,又開始做著與自己專業(yè)毫不相干的工作,,她越想越不甘心,,“作為一個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畢業(yè)的大學生,,我應該發(fā)揮自己的專長做更有意義的事情,而且現(xiàn)在的自己與我理想中的人生定位相差甚遠,,所以我決定考研,,要用知識改變命運�,!�
十年勤學終出頭
就這樣,,重拾課本的黃美新踏上了考研的路。此時的黃美新,,是一名幼兒園小朋友的母親,,是需要照顧家庭的妻子,但這些都無法阻擋她對理想追求的步伐以及要改變命運的決心,。在丈夫的支持下,,她頂著巨大的壓力,照顧家庭兼顧工作的同時準備碩士研究生的考試,。
一開始上天并沒有眷顧黃美新,,她的考研之路頗為曲折。黃美新第一次,、第二次考研并沒有成功,,遭遇失利的她備受打擊,她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年齡太大,,不適合再繼續(xù)考研了,。到了第三年,黃美新甚至放棄報名參加考試,,但黃美新的一位朋友,,像她一樣參加了兩次碩士研究生考試都沒有成功,在那一年成功考取碩士研究生,,那位朋友持之以恒的精神使黃美新深受鼓舞,,終于在2004年,黃美新毅然第三次參加碩士研究生考試,,并成功考上廣西民族大學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讀碩三年里,黃美新邊照顧家庭邊讀書,,每天基本都是先送小孩上學,,然后又趕往學校去聽課,,從未落下任何課程,。2007年,黃美新順利畢業(yè)并成功考取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學專業(yè)博士研究生,。在博士求學期間,,黃美新感受到了北京良好的學術氛圍,。課余時間,她會跑到北京其他高校參加講座,,無論是晚上還是周末,,只要有與語言學相關的講座,黃美新會盡可能參加,。而在讀博的這一段時間里,,黃美新最擔心的就是孩子。黃美新要去北京讀書,,她的丈夫因工作需要只有周末才能回到南寧,,而在南寧上學的孩子就只能交給相處比較好的鄰居照顧。就這樣,,黃美新在2010年順利畢業(yè),,獲得文學博士學位,而她的博士畢業(yè)論文《大新壯語形容詞研究》獲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獎,。
2017年田野調查時,,黃美新記錄大新縣壯族山歌
傳道授業(yè)解惑
2010年,黃美新來到梧州學院,,成為梧院教師隊伍的一員,。成為老師后,黃美新承擔起《語言學概論》《語言調查與研究》《漢語修辭學》《古代漢語》等課程任務,,學生課評等級均為優(yōu)秀,。黃美新深深熱愛著語言教學工作,公開發(fā)表了《隱性文化與漢語修辭學教學》《概念整合理論下的漢語詞匯教學》《壯語對廣西本地大學生現(xiàn)代漢語習得的負遷移影響及對策研究》《粵方言區(qū)轉型高校漢語課程教學研究》等多篇教學論文,。她積極改革教學方式和方法,,積極參加和開展語言學教學課題研究,探索提高教學實效的新渠道和新手段,。自教學之日起,,黃美新創(chuàng)造性地把隱性語言教學方法運用于《古代漢語》課和《漢語修辭學》課的教學,把隱性語言的理論方法與古代漢語及現(xiàn)代漢語修辭學結合起來開展教學,,促進理論與實踐的滲透和互動,。黃美新還善于將自己的科研融入教學中,把自己研究項目中的一些調查方法及調研經(jīng)驗融入到《語言調查與研究》課程的教學當中,,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了學生對語言學習和研究的熱情。近年來,,黃美新指導近30名學生以方言研究為選題申報廣西區(qū)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計劃項目,,均獲成功,其中近10名學生又獲得國家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計劃項目立項,。
黃美新錄入語料工作情景
堅持就是勝利
2014年,,黃美新申報的《左江流域壯語語言文化典藏》項目獲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立項,,同年她申報的《桂東南粵語與壯語體貌范疇的比較研究》項目獲得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后期資助項目立項。對于這兩個課題同年度申報成功,,黃美新這樣說:“我這兩個項目一直都有在申報,,但之前一直都沒有申報成功,我并沒有因此泄氣,,我每天都會做與這兩個課題相關的研究,,每天做一點每天做一點,才有了現(xiàn)在的成果,。”2018年,,兩個課題均已順利結題。這兩個課題的研究成果分別為《左江流域壯語文化圖典》和《桂東南粵語與壯語體貌范疇的比較研究》,,已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可喜的是,,這兩部專著都于2022年獲得了廣西第十七次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無論是求學還是搞科研,我都認為我遇到的事情算不上困難,,對于我來說,,沒有書讀、不能參與科研工作才是最大的困難,!我們學校為科研工作者創(chuàng)造了一個良好的科研環(huán)境,,讓我覺得只要我踏踏實實做研究,老老實實,、堅持不懈地干下去,,我就會獲得成功�,!�
今年2月份,,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后期資助項目立項名單公布,黃美新的《中越跨境侗臺語族中支臺語比較研究》項目位列其中,。其實黃美新一直關注和研究中越跨境侗臺語族語言,,她從2019年至2021年已連續(xù)三年以中越跨境語言為題申報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年度項目申報,但均未成功,,但她沒有放棄,,一直堅持對中越跨境語言進行調查與研究,并完成了《中越跨境侗臺語族中支臺語比較研究》的研究報告,,2022年,,她以這個研究報告申報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終于獲得了成功。
每每完成一個章節(jié)的內容,,黃美新就會站起來,開心地對自己說:“哎,,又過了一關,,堅持就是勝利!”在這條科研道路上,,黃美新還會走很長很長的一段路,,她會遇見不一樣的風景,或是磐石,,或是巨浪,,但這些都無法阻止她前進的步伐,她始終堅信,,堅持就是勝利,,曙光就在前方。
黃美新在廣西崇左市寧明縣做田野調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