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讀書是為了在將來遇到更好的自己”,她卻覺得人生不止讀書這一件事,應改為“努力是為了在將來遇到更好的自己”。努力走得更遠,努力攀得更高,是她大學四年的執(zhí)著,也是她為此拼搏的方向。
她叫施宜,2020級物流管理本科班,曾獲2020-2021學年梧州學院“三好學生”稱號,2021年“百蝶杯”全國大學生物流仿真設計大賽一等獎,“鏈戰(zhàn)風云”第五屆全國大學生智慧供應鏈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挑戰(zhàn)賽-本科組三等獎,第八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數廣集團杯”廣西賽區(qū)選拔賽銅獎,2021-2022學年梧州學院“三好學生”稱號,2021-2022學年“國家獎學金”,“百蝶杯”第八屆全國大學生物流仿真設計大賽三等獎,2022-2023學年梧州學院“三好學生”稱號,2022-2023學年“國家勵志獎學金”,2022-2023學年梧州學院“優(yōu)秀學生一等獎學金”。
在絕境中崛起,在低谷中攀升
從寥寥低谷到朗朗蒼穹,從沒有一步登天的捷徑,一磚一瓦,一礫一沙,需得自掂輕重,尚未手胼足胝,又怎知高處不勝寒。初中的一堂課上,老師曾激勵她“讀書是為了更好的自己”,這句箴言激勵著她渡過漫漫學海。如今將要步入社會的她,卻感悟出了新一層含義,她認為學海固然無涯,人生自當無疆,光陰十余載,她的生命不止讀書一件事,因此她將“讀書”改成了“努力”,從此“努力是為了在將來遇到更好的自己”便成為了施宜的座右銘,激勵著她去突破自己不擅長的領域,努力地去尋找著更優(yōu)秀的自己。
在大學四年里,這句話對于施宜來說意義非凡,讓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備考英語四級。中學階段,她最不擅長的科目就是英語,因此對于基礎薄弱的她來說,要想通過大學英語四級就必須得投入比旁人更多倍的努力。自此,背單詞,練口語,刷真題,上培訓日復一日成為她的肌肉記憶,談及壓力大時該如何排解,她笑談道會用自己的座右銘去不斷鼓勵著自己不放棄,努力終將不會被辜負,最后她如愿通過了英語四級。
“一步一腳印”,概括了她大學四年來的成長,“努力掙未來”貫穿了她大學四年來的心態(tài)。她堅信無論是面對再險峻的高山,再困頓的低谷,只要懷揣著積極樂觀的心,都能跨越難關,達到心中的彼岸。
在跌倒中奮起,在失敗中重來
匯小流,點滴聚成江河,積跬步,分寸抵達千里。身陷泥濘,何以抽身,可對于施宜來說,“試一試,大不了重新開始”是她永不退縮的底氣。2021年12月,她首次參加了“百蝶杯”全國大學生物流仿真設計大賽,并獲一等獎的優(yōu)異成績,次年12月,越戰(zhàn)越勇的她帶領團隊再次參與了“百蝶杯”,撰寫方案,準備材料,調研考察,再次參賽她的團隊同樣名列前茅,在旁人看來多次參賽的她顯得如此得心應手,但在夜晚中蟄伏了多久,細數了多少繁星,個中心酸也許只有不善言辭的她知曉。
競賽是如此,人生選擇亦是如此。四年為期,考公考研或就業(yè),她從不畏手畏腳,面對諸多岔路口,她坦言:“問問你心里的選擇。”為了能夠如愿從事供應鏈采購的工作,在校期間,她參加了三次以上供應鏈管理方面的比賽,主動了解了供應鏈方面的工作流程。如果說重新開始是她永不言棄的底氣,那么“試一試,說不定會更好”是她永不安于現狀的野心。在未來的規(guī)劃中,她積極就業(yè),同時也沒有放棄考公這一條道路,然而隨波逐流并不是她想要的生活方式,她真正想要的是更多可能性的自己。
所謂標準答案可以推翻重來,更具多樣性的人生也是一樣。考公,她不怕失敗,邁入下一段人生征途,她更不懼跌倒,從一而終的堅持,重新開始的勇氣,讓她得以一深一淺走出泥潭,直面失敗的慘淡,迎接更為燦爛的人生曙光。
(右二)施宜
在實踐中感悟,在做事中收獲
車馬奔,途漫漫,物流如長江,又載一豐年。施宜與物流管理的緣分,可以說是不期而遇,可她在一日復一日的學習中,發(fā)掘出獨屬于物流管理的魅力。施宜回憶起曾經在課堂中的日子,她上課總積極地坐在教室前排,她笑說坐在第一排可以讓學習心態(tài)更積極,以雀躍的心情去面對每一日的學習任務,提高聽課效率。
在校期間,她加入了校學生會、宿管會等組織,多個組織身份并沒有成為壓倒施宜的累贅,她反而自豪道:“加入校學生會后,我學會了眾多辦公軟件,通過參加組織內部的比賽活動也在各方面得到極大進步,而在宿管會中,我感受到了更多的人文情懷,我很珍惜成員之間開展的每一次團建。”疫情防控,核酸檢測、體溫監(jiān)控、上報數據、分發(fā)物資,當平凡的工作任務日日堅守時,平凡也會鑄就不凡,而施宜就曾是村委疫情防控志愿者中的一員,非凡的經歷中讓她最難以忘懷的,是特殊時期村民與志愿者間的心心相印,或許村民不識得字,不會用手機,但對于志愿者的工作總一一配合,村民們真誠質樸的笑容深深烙印在她心間,也就是在這時,她激勵自己再多搬一個物資或許就多一人免于饑餓,多堅持一分鐘或許就能為抗疫攻堅多一寸曙光。
急旁人之所急,解旁人之所難,化身一只傳遞幸福安穩(wěn)的信鴿,把快樂和喜悅從千里之外的陌生人手里傳遞到另一個陌生人手里,或許就是物流管理的魅力所在。一步一階梯,一程一人家,施宜在這場攻堅中,幡然間也找到了自己將要攀登的高峰。
在浮躁中超脫,在激蕩中從容
路漫漫,如何在路途中不迷失方向,找到自己的那束光,施宜給出了讓自己滿意的答案:“平衡落差”。平衡落差,就如同在波濤洶涌的大海中找尋穩(wěn)定的航標。面對考試,她說“要做就做最好,要考就考第一”,面對比賽,她說“戒驕戒躁,每天都向目標靠近一點”,面對就業(yè),她也說:“人生無限可能,多渠道就業(yè)。”
“生活不是等待風暴過去,而是學會在風暴中起舞。”或許只有歷經困難與挑戰(zhàn)的風雨交織,才能獲得成長和進步的果實。回顧過去的時光,施宜參加了許多比賽,她向我們分享曾經的參賽經歷,“第一次參加比賽沒有經驗,在摸索中參加比賽獲得的名次也不是很好,后來的一場比賽中,最后一天趕完了材料,但卻因為系統(tǒng)崩潰沒法提交方案”。她的從容并非是一蹴而就,而是千錘百煉、厚積薄發(fā)的結果。有了失敗的經驗,她學會了提前做好規(guī)劃,“考前認真復習,規(guī)劃好學習和比賽的時間,排好序,分清輕重緩急,根據優(yōu)先級來完成。”
行穩(wěn)致遠,進而有為。成長過程中她既不盲目追求結果,也不懈怠于過程,她用一顆平和的心態(tài)面對考試、比賽和就業(yè),把每一次挑戰(zhàn)都當作一次蛻變的機會。過程導向讓她永葆一份平靜和從容,如一尾小舟,隨著水波的輕緩流淌,抵達了命運指引她的地方。
(右一)施宜
[文字:大學生通訊社 莫嘉琪、孟美希、陸秋燁]
|